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华北科技学院)作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培训基地,担负着全国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培训任务,包括执法资格、监察业务和分局负责人专题研究三种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多年的探索和积累,该中心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与措施。
总结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主要方面:
——加强需求调研与分析,获取真实需求信息。
在现代培训理论中,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流程的首要环节,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必须使培训内容和学员的需求一致。因此,必须通过训前调研,获得培训需求信息。对于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而言,培训需求就是国家对煤矿安全监察员的岗位能力要求与监察员实际具备的能力之差,同时,要加上国家安监总局的任务要求。
为获取客观真实的培训需求信息,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制定培训计划前,由专职负责策划工作的部门编写调研提纲,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广泛征集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省局、分局)及监察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为合理确定培训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奠定了良好基础。
——精心设置培训课程,满足学员培训需求。
对于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培训,分为三种类别和层次,即执法资格培训、专题业务培训和分局负责人专题研究培训。
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资格培训。在课程设置上重点考虑解决新上岗的监察人员对监察法规体系和执法业务知识的掌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从2011年开始,中心采取网络自主学习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模式,在集中面授阶段,集中解决学员在网络学习过程遇到的难题。
煤矿安全监察业务培训。重点是强化监察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在编制方案时,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政策和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每年的专题都会有所不同。
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负责人的培训。重点提升分局负责人的领导能力,结合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及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的部署和工作要求,每年的主题都会有所区别。
——丰富培训方式,激发学员的主动性。
中心遵循“以学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现代培训理念。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中心针对不同类别、层次的培训班,安排了不同学时的专题研讨、学员论坛、座谈交流、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
对于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资格培训,网络自主选学阶段,以视频讲座为主;集中面授阶段,以课堂讲授、辅导答疑为主,研讨交流为辅。对于煤矿安全监察业务培训,坚持课堂讲授和专题研讨并重。而对于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负责人研究班,则侧重于彼此间的经验交流和团队学习。
——严格教师选聘,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煤矿安全监察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在授课教师的选聘上要严格依照程序,建立师资库,通过规范的考核和监督,实行动态管理方法,并建立淘汰机制。担任监察员培训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来自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地方分局等,这些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岗位性质和业务技能覆盖面很宽,完全可以满足监察员培训对教师的要求,从而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进行精细化管理,保障培训计划顺利实施。
无论多么完善的培训计划,如果离开了严格的管理和周到的服务,其实施效果都将受到影响。对于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培训,中心在开班典礼上就要求学员实现三个转变:领导身份向学生身份转变,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转变,具体事务管理向集中学习提高素质方面转变。
在严格班级管理的同时,以班主任为主的管理人员竭尽全力为学员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热情、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在培训过程中,会定期开展学员座谈会,向学员征集学习、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实施教考分离,客观科学地检验教学效果。
中心对煤矿安全监察人员执法资格培训班学员的考核,近年来逐渐推行了教考分离的模式。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只承担培训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任务,其考核工作由国家安监总局人事司负责。通过召集专家建立试题库,随机抽取试卷对受训学员进行考核,这有利于客观科学地检验教学效果。
影响培训实效的因素很多。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无资质的非法培训机构的存在及其不规范的从业行为,也是制约安全培训效果和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以整顿,规范培训机构管理,明确培训导向,促进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良性发展。
|